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活动

林璟锵和路献辉参加CS2016会议

发布时间:2016-10-18|| 【关闭窗口】

网络空间安全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yber Security)是由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陈晓峰教授和福建师范大学黄欣沂教授等国内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学者联手打造的学术交流合作平台。本次会议邀请了活跃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著名学者杨义先、高新波、邓燚等讲解自己的近期研究成果,与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应黄欣沂教授的邀请,林璟锵研究员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团队近年来在密钥保护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现有的密码算法设计模型将密码算法视为黑盒,在密钥绝对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和分析。然而,在现实应用中任何形式的密码设备都无法避免密钥信息的泄漏,密钥信息受到了各种攻击手段的威胁,例如冷启动攻击、测信道攻击、木马病毒攻击、随机数发生器后门攻击等。随着信息系统的日益复杂化和攻击手段的多元化,密钥的防护已经成为整个信息系统最关键的环节之一。为解决密码设备的密钥安全问题,林璟锵研究员的研究团队通过挖掘通用硬件设备的潜能,提出了简洁有效的解决手段。第一个研究成果利用了通用处理器中的高速缓存模式控制指令将密钥信息始终锁死在处理器之中,防止了攻击者从内存中获取密钥。第二个研究成果则利用了高性能处理器的事务内存控制机制使得任何对内存中密钥的读取操作都会触发回滚机制,使得攻击者无法从内存中读取出密钥信息。 

随着量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可以抵抗量子攻击的格密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经过二十年左右的发展,格密码已经距离现实应用越来越近。2015年美国NIST提出的后量子密码算法征集计划更是进一步推动了格密码的研究热潮。应黄欣沂教授的邀请,路献辉副研究员为会议带来了三个小时的格密码算法设计短课。课程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大家展示了格密码算法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格密码算法的四大优势,包括抗量子攻击、简单高效易于并行、基于最坏困难问题和功能强大;第三部分介绍了格上的基础困难问题;第四部分介绍了基于格的密码算法设计思想。路献辉副研究员在课程中为大家展示了格密码算法设计宏观蓝图,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格密码算法的基础设计思想以及抵抗量子攻击和功能强大的根本原因。 

相关附件
版权信息 中国科学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闵庄路甲89号4号楼 电话:010-82546536 010-82546537 京ICP备05046059号